研究專欄

查詢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2年

博士生 Bhavana Lalchand 與陳文屏教授在恆星形成區指認稀有的年輕棕矮星。一般相信這種天體跟恆星與行星一樣,都在分子暗雲中誕生,但因為棕矮星質量比恆星小,不足以維持內部核反應,因此形成後光度與表面溫度很快降低,不容易偵測,傳統使用多波段紅外顏色來辨認,容易受遙遠背景光源受到紅化而誤判。我們團隊歷來在紅外線的水分子吸收波段,以特殊的濾光片觀測,挑選大氣中有水分子的候選棕矮星,然後利用紅外光譜驗證,證明非常有效率。這次發表的成果,在距離約1000光年的英仙座分子雲中,先以廣視野紅外影像,然後利用光譜驗證,成功找到棕矮星。圖左是利用 IRTF 的光譜儀取得的紅外光譜。圖右是以 Gaia 太空望遠鏡的數據,估計該區域不同分子雲(黑色字母)的距離(紅色數字表示週年視差角 milli-arcsecond)與運動狀況(箭頭表示自行運動 mas/year),以探討該區域不同分子雲的恆星形成活動。

Lalchand et al. 2022, Astron. J., 164, 125
https://doi.org/10.3847/1538-3881/ac8547

點此看大圖: 左圖
點此看大圖: 右圖

由台灣團隊參與的ZTF (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巡天計畫近期發現了一顆彗星!
這顆編號ZTFt001 (暫時) 由ZTF巡天發現,從帕洛馬天文台的1.2米望遠鏡在八月15,16兩天的連續觀測中 發現有ZTFt001彗髮,彗尾的彗星特徵, B.T. Bolin代表ZTF團隊將發現投稿到 ATel期刊中 鹿林天文台1m望遠鏡也在八月21日清晨對此彗星展開監測, 從觀測資料中測量其彗星亮度在R波段約為18等(半徑4角秒), 彗尾方向約在P.A. 285度.

點此看大圖

博士生 Tanvi Sharma 與陳文屏教授研究大質量恆星誘發星團與恆星形成的過程。我們針對 Sh2-142 這個大質量恆星周圍的氫游離區,探討 DH Cep 這顆大質量恆星其恆星風以及輻射如何影響分子雲(上左圖紅色與藍色曲線為一氧化碳紅移與藍移的輻射強度的分布)、游離雲(上左圖底的可見光照片,黑灰色代表恆星或發射雲氣)、星團(NGC 7380),以及個別年輕恆星(我們利用紅外數據指認)。上圖右為交互作用的示意圖。

Sharma et al. 2022, Astrophy. J., 928, 17,
https://doi.org/10.3847/1538-4357/ac510b

點此看大圖 左圖
點此看大圖 右圖

碩士生林瀚堂與陳文屏教授研究紅矮星的爆發。這顆 Wolf 359 已知常有亮度爆發,一般認為來自表面磁場重組,有如在太陽表面觀察到的閃焰現象,但紅矮星因為內部對流旺盛,表面磁場更強,更好發閃焰,釋放能量規模也大得多。我們利用兩座望遠鏡同步監測目標,以估計閃焰的次數以及能量分布,尤其針對其中某巨大閃焰事件,利用兩個取樣不同的光變曲線(如上圖所示),我們推測出閃焰實際的強度,以及能量釋放的時間尺度,而這是單一望遠鏡所無法估計。以此閃焰來說,一共釋放 10^33 爾格,實際上爆發峰值達到恆星靜態亮度的1.6倍,而單一望遠鏡各觀測到的峰值都低估為0.4與0.8倍。

Lin et al. 2022, Astron. J., 163, 164
https://doi.org/10.3847/1538-3881/ac4e92

點此看大圖

碩士生 Aashish Gupta 與陳文屏教授探討鄰近的 Rho Ophiuchi(蛇夫座)區域中的恆星形成過程。由於恆星來自星際雲氣重力塌縮,剛誕生的恆星周圍仍有大量雲氣,而隨著星球演化,不但周圍雲氣消散,原來環繞在恆星四周的盤狀雲氣也消失(或是誕生了行星)。我們利用位於夏威夷 的次毫米波望遠鏡JCMT取得低溫雲氣的分布(上圖灰色曲線標示範圍),並使用紅外波段數據指認不同演化階段的年輕恆星,以及蓋婭 (Gaia) 數據有關星球的距離與運動狀態,探討初生星球跟雲氣的關係。上圖中雲氣集中之處聚集了年輕恆星,而右方的紫色曲線代表雲核,以及剛從其中誕生、周圍仍有充分物質的(第二類)年輕天體,而最右方的紅色曲線則標示周圍物質已經消散的(第三類)年輕星球。已知在此圖以外右下方有個OB星協,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大質量恆星誘發下一代恆星誕生(從紅色曲線,到紫色曲線,再到雲氣)的時間序列。

Gupta & Chen, 2022, Astron. J., 163, 233
https://doi.org/10.3847/1538-3881/ac5cc8

點此看大圖

黃崇源教授和柯伊娜研究學者自2010年的泛星計畫(Pan-STARRS Project)與許多不同的天文學觀測資料中,選擇高紅移類星體作為目標。2020年透過光譜觀測與分析,希望能釐清該星體的紅移。在耗時兩年多的研究後,原本以為觀測對象只是電波類星體,然而透過電波及光譜分析和英國紅外線望遠鏡(UKIRT)觀測出其快速變化的特徵後,卻發現對象為紅移6.5的蝎虎座BL天體。然而,學界從未發現過如此遙遠的蝎虎座BL天體。
目前兩人正與國際團隊合作,透過特長基線干涉測量法(VLBI),觀察此紅移6.5的蝎虎座BL天體和其他鄰近蝎虎座BL天體的差異。除此之外,兩人也希望能夠找到更多更遙遠的蝎虎座BL天體,在浩瀚的宇宙中發掘更多未解之謎。

饒兆聰 副教授:利用ZTF的觀測資料,我們第一次求得在gr濾鏡下密接雙星的週光關系。這些坐落在球狀星團的密接雙星(黑色符號),它們的週光關系和在太陽系附近的密接雙星(紫色符號,經過了BV到gr的轉換)所呈現的週光關系有高度的一致性。這研究已發表在Ngeow et al. 2021, AJ, 162, 63。

DOI: 10.3847/1538-3881/ab930b

點此看大圖

Prof. Yen-Chen Pan: Ejecta velocity of SNe Ia is one powerful tool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progenitor scenarios and explosion mechanism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ejecta velocity (using photospheric Si II 6355 line) and host-galaxy properties with ∼280 SNe Ia. We find a significant trend that SNe Ia with faster ejecta velocities tend to explode in massive environments, whereas their slower counterparts can be found in both lower-mass and massive environments. We suggest this relation is likely caused by at least two populations of SNe Ia. We conclude metallicity is likely the dominant factor in forming high-velocity SNe Ia. This also implies their potential evolution with redshift and impact on the precision of SN Ia cosmology. This result has been published in Pan (2020), ApJL, 897, L5.

DOI: 10.3847/2041-8213/ab8e47

圖:中央大學天文所助理教授潘彥丞參與之國際合作計畫「早期超新星巡天計畫」觀測到了一顆紅超新星瀕臨死亡前至爆炸後的整個過程。陳如枝攝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助理教授潘彥丞參與之國際合作計畫「早期超新星巡天計畫」 (Young Supernova Experiment; YSE) 觀測到一顆紅超新星SN 2020tlf瀕臨死亡前至爆炸後約130天的整個過程。此研究由加州柏克萊大學的博士生Wynn Jacobson-Galán所主導,使用了位於夏威夷Haleakala天文台的Pan-STARRS望遠鏡進行巡天,並於2020年間發現了一顆紅超巨星的爆炸。此一天體距離地球大約一億光年遠,而YSE團隊早在爆發前100多天就已偵測到其不尋常的擾動,這也是首次發現紅超巨星在爆發前的光度變化。天文學家認為此一現象可能是由瀕死前的紅超巨星所拋散出的自身物質所造成,其光度變化通常十分微小,需要足夠靈敏的望遠鏡才能發現,這也是為什麼從未發現此一現象,而此觀測將有助於了解大質量恆星如何死亡。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一米望遠鏡也參與了此次聯合觀測任務,主要貢獻在監測超新星爆發後的早期光度變化,而鹿林天文台在觀測網中的絕佳地理位置也扮演著十分關鍵的角色,期許未來能在更多重大的超新星事件上有所貢獻。這項重要成果也獲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之報導。該研究發表在Jacobson-Galán et al. 2022, ApJ, 924, 15 (包含本所潘彥丞教授)。

DOI: 10.3847/1538-4357/ac3f3a

圖:左邊是 GIT 的影像,綠色圓圈標識了 JWST 在這影像上的位置。左邊是 LOT 的影像,而紅色圓圈標識 了 JWST 在這影像上的位置。在這兩張影像上的黃色圓圈是同一顆星星,可用來當作參考星來比對 JWST 在這兩張影像上的相對位置(也就是視差)。
點此看大圖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離地球多遠?一個天文視差測量的範例
下一代的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在 2021 年 的耶誕節成功升空後,經過一個多月的航程並於 2022 年 1 月底到達了它的目的地 – 拉格朗日 L2 點。這 L2 點離地球大約 150 萬公里,如果用在地球上相隔較遠的兩臺望遠鏡是可以測量到 JWST 的視差。在 2022 年 2 月 8 日這一晚鹿林天文臺的一米望遠鏡 (LOT) 就和在印度的 0.7 米 GIT (GROWTH India Telescope) 望遠鏡合作在同一時間拍攝了 JWST 所在的天區 (如下圖)。根據 JWST 在 LOT 和 GIT 影像上和背景星空的相對位置(也就是視差),我們測量到 JWST 離地球大約 154 萬公里。我們感謝 LOT 的觀測助理(林啟生,蕭翔耀和侯偉傑)對這次觀測的幫忙。

圖:已知耀變體的電波光度對紅移的分佈圖。黑色和紅色空心圓是已知的平譜類星體FSRQ和蝎虎座天體BL Lacs。空的紅星是之前已知最遠的蝎虎座天體,黑色三角型是目前已知最遠的平譜類星體。實心的紅星是本次研究所發現的最遙遠的蝎虎座天體。圖/天文所提供。

黃崇源教授和柯伊娜研究學者自2010年的泛星計畫(Pan-STARRS Project)與許多不同的天文學觀測資料中,選擇高紅移類星體作為目標。2020年透過光譜觀測與分析,希望能釐清該星體的紅移。在耗時兩年多的研究後,原本以為觀測對象只是電波類星體,然而透過電波及光譜分析和英國紅外線望遠鏡(UKIRT)觀測出其快速變化的特徵後,卻發現對象為紅移6.5的蝎虎座BL天體。然而,學界從未發現過如此遙遠的蝎虎座BL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