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年輕天文學者講座
NCU-DELTA Young Astronomer Lectureship Award

Dr. Thiem Hoang2024年秋季 韓國天文與太空研究所理論天文中心 Dr. Thiem Hoang

2024年秋季,我們非常榮幸地宣布,韓國天文與太空研究所理論天文中心的 Prof. Thiem Hoang 獲得本年度的獎項。Prof. Hoang 擁有深厚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研究經驗,特別是在宇宙塵埃、恆星誕生及行星形成等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研究加深了我們對宇宙中星際物質和行星系統演化的理解,並對宇宙微波背景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Prof. Jenny E. Greene2024年春季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Jenny E. Greene 教授

2024年春季,我們榮幸地宣布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Prof. Jenny Greene為本年度的獲獎者。Prof. Greene擁有豐富的學術背景和卓越的研究成就,尤其在黑洞物理學的領域中,她的工作不僅深化了我們對於超大質量黑洞形成與演化的理解,更推進了對於宇宙早期條件下黑洞如何影響其宿主星系發展的研究。

Prof. Anders Johansen2023年秋季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Lund 大學的Anders Johansen教授

太陽系中央有顆太陽,周圍的行星怎麼來的? 其他恆星呢? 行星誕生需要怎麼樣的條件,然後有哪些可能的過程生出性質迥異的行星?這對地球適合生命發展有何影響? Johansen教授將帶我們探討行星誕生之謎。

Prof. Sherry H. Suyu2022年秋季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物理所Sherry Suyu教授

重力可以當透鏡?
Suyu 教授將解釋何謂「重力透鏡」,並告訴我們如何進一步利用此效應探測系外行星、神秘的暗物質、暗能量,甚至宇宙的膨脹快慢

Dr. Stella S. R. Offner2021年秋季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Dr. Stella S. R. Offner (歐偲辰)

銀河系包含了數千億顆恆星,其中多數是小質量恆星,包括了太陽,在銀河系中黯淡發光,卻是地球生命的能量來源。 研究銀河系中類似太陽的恆星,讓我們理解太陽是如何誕生與演化。 隨著技術進步,天文學家除了使用靈敏的儀器,也有更先進的演算法來解釋觀測資料,以推斷恆星的演化, 包括太陽剛誕生時,如何在周圍孕育出行星,以及相關的噴流現象。恆星從分子雲中引力收縮的過程中, 必須解決旋轉太快而無法成形的問題,一種方式是形成雙星或多星系統,觀測也發現多半恆星有伴星。 有些恆星,包括太陽,則在周圍形成行星,以化解旋轉的問題。雙星與行星的出現有哪些相關呢?

Prof. Mansi Kasliwal2020年春季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 Mansi M. Kasliwal (卡孟溪)教授

在2017年的八月17號,人類第一次目睹了前所未見的巨大宇宙煙火--兩個中子星合併,並且發射出從伽馬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甚至到無線電波的全波段電磁輻射。許多日常中常聽到的重元素,都從這個宇宙事件中破殼而出。Kasliwal教授將介紹重力波望遠鏡LIGO-Virgo正在進行的觀測以及最新的發現,以及如何利用全新的廣角紅外觀測儀Palomar Gattini-IR去探測這些重元素的存在。

Dr. Chao-Lin Kuo2019年春季 美國史丹佛大學 郭兆林博士(Dr. Chao-Lin Kuo)

目前最為接受的理論是宇宙來自大霹靂,之後時間與空間剎那暴脹,持續膨脹,而成了現在的情形,這是什麼意思呢?有哪些證據已經觀測到,又有哪些仍待證實?

Dr. Yue Shen2018年秋季 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沈悅博士(Dr. Yue Shen)

類星體看起來如點光源,像恆星一般,卻發出千億倍的能量,這是怎麼回事?類星體當中的超大質量黑洞究竟是什麼東西?

Dr. Masaomi Tanaka2017秋季 日本國家天文台 Dr. Masaomi Tanaka

夜空看似靜謐永恆,其實天體隨時都在變化。
你知道我們穿戴的金銀銅鐵,都是恆星製造的嗎?
恆星死亡後成為中子星或黑洞,它們會彼此合併,釋放巨大能量,並發出重力波,這是怎麼回事?

Dr. Jean-Baptiste Vincent2017春季 德國航空太空中心 Dr. Jean-Baptiste Vincent

彗星藏著太陽系初期演化的線索
地球上生命、海洋與大氣形成也與彗星息息相關
文森博士將藉由羅塞塔任務闡述這解謎過程

Prof. JiFeng Liu2016秋季 中國科學院 劉繼峰教授

黑洞到底是什麼?是否吞噬一切的怪物?
宇宙中又是否真有黑洞存在?
人們能否像《星際穿越》中的庫柏一樣遇見未來?

Prof. Lisa J. Kewley2016春季 澳洲國立大學 柯莉莉教授

星星看似分布在穹蒼的黑幕上,如何得知宇宙的立體三度空間結構呢?
星系當中的恆星、行星,以及星際物質所包含了氧元素,
如何隨著時間、宇宙環境,以及恆星生老病死而變化?

Prof. Kevin Heng2015秋季 瑞士伯恩大學 王思元教授

時至今日,已經在超過數千顆恆星周圍發現行星,
這些「系外行星」有些像木星般,為氣體組成的龐然大物;
有些如地球般,有岩石的表面。
天外的世界,充滿各式可能。

Prof. Nissim Kanekar2015春季 印度塔塔基礎研究中心 柯尼新教授

大霹靂學說敘述了宇宙起點。時間與空間如果有起點,那之前是什麼?
宇宙現在膨脹,那外面是什麼?宇宙一直膨脹下去,將來會如何?
除了大霹靂以外,宇宙還可以有不一樣的生成方式嗎?

Prof. Eva Grebel2014秋季 德國海德堡大學 葛伊娃教授

大約138億年前,某個偶發事件創造出時間與空間,
之後宇宙如何成為現在的模樣?
星系、恆星與行星如何出現?暗物質與暗能量是怎麼回事?
葛伊娃教授將敘述精彩的宇宙歷史。

Dr. Christopher Reynolds2013春季 美國馬里蘭大學 雷克里教授

當物質聚集在很小體積內,以致引力強大到連光線都無法逃脫,成為黑洞。
雷克理教授將告訴我們如何偵測黑洞,並說明黑洞自旋對其性質有何影響。

Dr. Stephen J. Smartt2012秋季 愛爾蘭女皇大學 司馬特教授

萬物皆有生老病死,看似不朽的恆星也會衰亡?
太陽死時輕如鴻毛還是重如泰山?大型恆星以超新星爆發結束一生,
且看科學家如何搜尋這些壯烈星體,並研究它們的前世今生。

Dr. Matthew J. Holman2012春季 美國哈佛史密松研究中心 霍曼教授

宇宙中除了我們還有別人嗎?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在數千個恆星周圍偵測到行星,是用什麼方法呢?
在這些其他的世界當中,有哪些會是人類下個家園?

NCU DELTA